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叔虞去世后,世子燮继位,史称晋燮侯。晋燮侯将唐国都城迁至翼城,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来历。
晋国的第一任国君虽然是晋燮侯,但其基础却是唐国,所以我们说唐叔虞是晋国的始封君。
不过,唐国却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
约一千六百年后,同样在三晋大地的太原,有一个伟大的李氏家族,他们后来夺取了全国政权,所建立的王朝便叫唐朝!
想必李氏家族那帮牛人,一定是熟读了晋国以前的这段历史。
但是晋燮侯为什么要闲得蛋疼搞迁都、改国名这样的一反常态的事?
在晋燮侯最早应该被称为唐侯,因为他是接过父亲唐叔虞的班,当的是唐国国君。
唐国自立国以来,多次替大周王朝分忧,立下大功。
尤其唐叔虞,把一块相当难管而且曾经造过反的边陲之地,建设得风生水起,成为当时大周王朝在河东的一个强国,有力拱卫了大周王朝,可谓是诸侯履职之典范,所以受到了周天子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唐叔虞时期,唐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非常铁。史料记载,由于唐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公元前1032年有人居然发现种植的水稻中出现了两禾共秀的现象。
什么意思?
就是两根禾苗生在不同的田亩上,结果却合生到了一个稻穗上!
禾苗生在不同田亩上,最后长到一块去了,难道这两根是苗坚强?
或者说有特异功能,居然从各自田亩上朝着同一个方向的同一个点靠拢,终于合二为一,最后长出一根稻穗?
一直没弄明白,但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的,那便是相邻的两根禾苗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后长到一起去了,并且只长出一个稻穗。
不去研究这个了,反正这在当时可了不得,因为两苗共穗,在当时被认为是嘉禾!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称为“嘉禾”,被视为五谷之长。
这可不是一般现象,毕竟当时杂交水稻还没有嘛,所以这在当时被视为非常祥瑞之事。
天降此等祥瑞乃国之大事,唐叔虞不敢怠慢,便将此嘉禾进献给天子周成王。
周成王大悦,将此嘉禾转送给周公旦。
周公旦也高兴呐,于是他便写就诗一首《嘉禾》,可惜至今周公旦的这首诗已经失传了。
到晋燮侯时,周天子对地方的管控已经不如大周王朝刚建立时那么强有力了。此时的唐国已经相当富裕了,经济繁荣,人口增加,原来的都城明显不够用了。
于是晋燮侯便在曲沃修城,并建造了规制超过唐国都城翼城的宫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唐叔虞受封至唐地时,一开始主要生活与工作的地方也叫曲沃。
但这个曲沃是一个统称,指河道转弯一带形成的肥沃土地。
为什么唐叔虞一开始并未去指定的唐国都城翼城呢?
原来,翼城经历过一场叛乱,城市萧条了。
为了消除唐地旧民再次叛乱的隐患,当时周公旦将翼城的原唐国百姓几乎都迁走了,翼城几乎是一座空城。
在唐叔虞的精心治理下,尤其是在曲沃一带积极发展生产,曲沃一带开始发展起来。
同时,唐国原都城翼城也逐渐恢复元气,翼城的人口就这样慢慢集聚起来。
到晋燮侯时,翼城终于正式被定为唐国都城。
后来晋燮侯所建的曲沃则是另外一个地方,是不同于原先意义上的曲沃区域。
这个曲沃位于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西南不远处,正好位于临汾盆地南端,根据地形“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晋国的都城在翼城,为什么要在曲沃再建一城呢?
可以想象的是,这应该是唐叔虞时期以来的一个国策。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时的诸侯国的概念并非现在意义上的一个国家概念,而是城邑概念。
当时,一个诸侯国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城,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明确的界线的。国防建设的重点不是边界建设,而是都城建设。
林笙箫一直觉得爱情应该是专一的,可当她亲眼目睹相恋八年的男友跟亲姐姐劈腿的时候,她觉得爱情,那就是个屁,所以母亲在改嫁带着她住进新家,告诉她这是爱情的时候...
简介关于大军阀帝国二世祖一觉醒来,林逸就现自己身处在了异世界。这是一个与前世高度相似的世界,有着同样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底蕴。同样的也有一样的血泪史。林逸身为大夏帝国皇帝的亲外甥,从一出生就顶着亲王的头衔。但是林逸看着洋人在大夏耀武扬威,血气方刚的他,决心不再忍受。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我泱泱华夏,传承数千年,又岂是尔等鼠辈可以觊觎的?...
君姒作为主神,掌管着大小事务,却因为父神打赌输了,带着二狗子被迫踏上寻妻之路。男主扶翊汤圆馅的快穿之主神在线找人...
简介关于开着破宝马回家年年打工连连空名誉,地位,金钱,别墅,豪车,美女这些无数人都在努力追求的东西最后在历年空的心中竟然连狗屁都不是!他现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一年都能平平安安地开着他的那辆破宝马回到乡下自家的茅草屋,陪老父亲过一个吉祥的年...
大神养成末日女战神...